教育部副部长吴岩:数字化是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问题
教育数字化可分为“转化、转型、智慧”三个阶段
教育数字化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什么理念?吴岩强调联结为先、内容为本、合作为要。互联网的本质是联结,教育数字化就要做到应联尽联。用数字技术优化教育资源品质,增强内容吸引力、影响力。此外,各方力量要形成协同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蓬勃动力,以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数字化发展生态。
吴岩指出,中国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发展之路:在教育数字化的新赛道上,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优质资源从少到多,学习规模从小到大,应用水平由浅入深,在提高教育质量、促进学习革命、应对疫情挑战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。
中国广大教师依托慕课等在线教育资源开展在线教学、翻转课堂、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,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:新冠疫情期间,依托高质量慕课资源,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场学习革命,不仅有效应对了疫情冲击,还推动了教学理念、技术、标准、方法、评价等发生了一系列变革。通过基于慕课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、“同步课堂”等方式,为教育薄弱的西部地区高校提供了优质慕课资源、提升教学水平;通过数字技术模拟真实场景,建设了一大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;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联通大量就业信息和优质创新创业资源,有力支持和服务创业就业。
吴岩介绍,一直以来,中国大力推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,为全球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、优质的资源。如建设了“爱课程”和“学堂在线”两个在线教学国际平台;积极推动“慕课出海”;中国清华大学等高校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、智利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218门融合式课堂,实现学分互认。这些举措进一步增进国际间更加开放、包容的交流合作。
需要运用数字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
数字时代,对学生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,迫切需要运用数字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,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学习生态。要推进学生更加公平地学、更加个性地学、更加便捷地学,让一根网线贯通南北,一块屏幕连通东西,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,实现数字时代的“因材施教”,支撑构建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新场景。
数字时代,教师工作效率将空前提升,课堂呈现形式将更加多样,要助力教师减负、打造数字课堂、提升数字素养。通过普及智能教学工具,推进“数字校园”“智慧校园”的建设,为教师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,支持高校教师跨校、跨区域开展协同教学的探索实践。
数字时代,教育管理决策将从管理流程为主的线性化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扁平化、平台化转变,从“粗放式”管理走向“精准化”治理。因此,要想实现高效管理便捷服务、科学决策,就需要通过大数据及时掌握校园环境和师生动态,以数字技术优化服务流程、提升服务体验,构建大数据分析决策体系。
吴岩强调,数字时代,数字技术将势不可挡地推动传统高等教育进行深层次变革。在此背景下,我国要变革教育组织形式、教学模式评价机制,探索开放灵活的学分认定和学历、学位授予机制。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学情诊断和精准干预,构建“师—机—生”三元一体的教育新模式,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维度、过程性、科学化评价。